摘要: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亦称陵阳山、九子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李白诗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后改名九华山。现尚存化城寺、月身空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800余尊,藏有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
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亦称陵阳山、九子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李白诗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后改名九华山。现尚存化城寺、月身空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800余尊,藏有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王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佛教名山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东南第一山
九华山美景
一
地藏,梵文意译,为他方世界菩萨。据经典记载,地藏菩萨受释尊付嘱,出现于释尊入灭后至弥勒佛出世的无佛时代,誓愿济渡教化六道一切众生始愿成佛。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并称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形像作菩萨形,以宝冠璎珞庄严,一般多流传外观比丘形,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千叶青莲花上的形像。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二
九华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位列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九位,九华山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认为是葛洪修行的遗迹。唐朝时,九华山建开元观、仙坛宫,延华观等道观,保宁观、崇贞观等在宋治平年间得朝廷赐匾。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是因新罗王子金地藏出家修行的应化事迹形成的。金乔觉(696~794年)为古新罗国国王金氏近族,25岁削发为僧航海来华。唐开元末金乔觉卓锡九华,感动诸葛节等人,买檀号旧地建化城寺。金乔觉提倡种茶饮茶并从佛法,是禅茶一味的倡导者。794年,金乔觉圆寂肉身不坏,佛教信徒因其笃信地藏菩萨,容貌酷似地藏瑞相,再加上释迦涅槃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的传说,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转世,称金地藏,建肉身塔供奉纪念,九华山化城寺被辟为地藏菩萨灵迹,九华山即为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化城寺,地藏菩萨灵迹地
九华山化城寺
三
九华山佛教传播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600年来时盛时衰潮起潮落,承载着民间对地藏精神的信仰,形成特定的九华山地藏佛教文化。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禅师到九华山传经布道,创立草庵。503年,僧人伏虎居拾宝岩建伏虎庵为道场。唐开元末,金地藏建化城寺,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道场。化城寺受清圣祖和高祖颁经藏、御书匾额、赐金修葺。南宋末,临济宗、曹洞宗先后传入九华山。
无暇禅师(1499~1623年)明顺天宛平人(北京卢沟桥),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结茅,名摘星亭,用功苦修,著舌血《大方广佛华严经》。天启三年(1623年),124岁的无暇禅师坐化,肉身不腐。天启六年(1626年),明思宗朱由检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供奉于九华山百岁宫,使得九华山在明末清初为江表诸山之冠,九华山佛教至于鼎盛。
清康熙六年(1667年)玉琳国师朝礼九华赞叹此地,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募化建甘露寺,乾隆年间住持僧优昙开坛传戒。
九华山百岁宫,无暇禅师被尊为应身菩萨
九华山甘露禅寺
九华山祇园禅寺
四
九华山每年七月地藏菩萨诞辰日,要举行隆重的地藏结会庆祝活动,僧众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历时七天,设坛供众,广结善缘。
2006年九华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2019年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址公园。
九华山地藏菩萨塑像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诞辰日法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